制药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这些污水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制药企业必须对污水进行有效治理。然而,污水治理费用往往高昂,如何在预算内实现环保与效益双赢,成为许多制药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深入探讨制药污水治理的费用构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制药污水治理费用构成
设计费用:包括前期调研、方案设计、设备选型等费用。这部分费用通常占总费用的20%-30%。
设备费用:主要包括污水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等设备。设备费用占总费用的40%-50%。
安装调试费用:包括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等费用。这部分费用约占10%-15%。
运营维护费用:包括人工、能源消耗、药剂费用等。运营维护费用是长期费用,占总费用的20%-30%。
环保税和排污费: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药企业需缴纳环保税和排污费。这部分费用约占5%-10%。
二、降低制药污水治理费用的策略
优化设计,提高设备利用率:
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在方案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污水处理效果、设备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效益,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和设备。
合理布局,降低能耗:优化设备布局,减少输送距离,降低能耗。
选择高效节能设备:
选用节能型设备:如采用高效节能的泵、风机等。
采用新型处理技术:如微电解、膜生物反应器等,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能耗。
加强运营管理,降低运营维护费用:
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优化操作参数,降低药剂消耗:通过优化操作参数,减少药剂消耗,降低运营成本。
充分利用政策优惠:
申请环保专项资金: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环保项目有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企业可积极申请。
享受税收优惠:根据国家规定,对环保项目实行税收减免政策。
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开展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果。
三、案例分析
以某制药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原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基础上,通过以下措施降低了污水治理费用:
优化设计,提高设备利用率:采用先进的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将处理效果由原来的二级提升至一级A,降低了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
选用高效节能设备:采用高效节能的泵、风机等设备,降低能耗。
加强运营管理,降低运营维护费用: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降低药剂消耗。
充分利用政策优惠:申请环保专项资金,享受税收优惠。
通过以上措施,该企业成功降低了污水治理费用,实现了环保与效益双赢。
总之,在预算内实现制药污水治理的环保与效益双赢,需要企业从设计、设备、运营、政策等多方面入手,综合考虑,采取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同时,降低企业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