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中国医药产业中,吉林益民堂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益民”)是一个典型的民族药企代表。自1985年建厂以来,吉林益民经历了从初创到壮大的全过程,其发展历程反映了民族药企在市场经济中的崛起之路。
初创期:艰难起步
1985年,吉林益民堂制药厂(原名益民制药厂)在吉林省四平市成立,属于军办企业。初创时期的吉林益民面临着诸多困难,如设备简陋、品种单一、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等。当时,企业主打产品为男宝胶囊和女宝胶囊,年销售额仅为百万。
转折点:徐有章的加入
1991年,徐有章同志离开部队卫生队,调任益民制药厂担任厂长。他上任后,以新产品研发为突破口,几年时间便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品种,带领企业扭亏为盈。
发展期:产品研发与品牌建设
1992年,吉林益民开始研发并投产肺宁颗粒。此后,肺宁颗粒系列产品逐渐成为公司的主打产品。1996年,肺宁颗粒被评为中药保护品种,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2000年,吉林益民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并更名为吉林益民堂制药有限公司。此后,公司相继开发出肺宁胶囊、肺宁片、肺宁颗粒无糖型、肺宁颗粒低糖型等产品,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
现代化转型
2004年,公司迁址经济开发区,整体通过GMP认证,标志着企业进入了现代化制药阶段。为满足生产需求,公司大量投资厂房车间建设,按照新版GMP标准建设了前处理提取车间、固体制剂车间、液体制剂车间、头孢菌素车间化学原料合成车间和乳膏生产线。
荣誉与成就
2008年,肺宁系列产品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527万元的立项扶持。同年,吉林益民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公司扩建新厂区,占地面积达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
2012年,四平首家通过新版GMP认证,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2013年,肺宁颗粒被评为吉林省名牌产品。
结语
吉林益民堂制药有限公司的崛起之路,是中国民族药企在市场经济中拼搏、创新、发展的缩影。在未来的发展中,吉林益民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为国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