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化学与化工学院在化学与制药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为未来药物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将从学院的研究成果、人才培养、科研平台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探讨北理工在化学与制药领域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一、科研成果
1. 抗败血症药物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梁建华教授课题组在抗败血症药物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设计合成了基于天然骨架二苯乙烯类sEH抑制剂并用于治疗败血症,其中最优化合物70P (FZQ-21) 能够在小鼠体内有效抑制sEH酶水解活性并显著提高小鼠败血症模型的总生存率。
2. 胰腺炎治疗药物研究
梁建华教授课题组在胰腺炎治疗药物的研究中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通过骨架跃迁策略设计并合成了苯基咪唑、吲哚、苯基喹啉类的新型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EH)抑制剂,并优选苯基喹啉骨架用于小鼠足肿胀、镇痛和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研究。
3. 靶向sEH酶的抗炎药物开发
梁建华教授课题组在靶向sEH酶的抗炎天然药物全合成开发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通过二苯乙烯的战略性骨架跃迁,在双侧或者单侧进行了构象限制的环合重新设计了天然产物小檗碱和血根碱,实现了全合成制备氨基小檗碱等目标化合物,创造出具有强效体内疗效的新型sEH抑制剂。
二、人才培养
北理工化学与化工学院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化学与化工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科学技术人才和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学院现有教职工190人,其中专任教师151人,教授研究员5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9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0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
三、科研平台
学院设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等,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优越的科研环境。
四、发展前景
北理工化学与化工学院在化学与制药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学院将继续加强科研创新,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探索未来药物、推动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北理工化学与化工学院在化学与制药领域具有强大的实力和发展潜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学院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我国医药事业做出更大贡献。